十三爷和十四爷一人站在他的一边,虎视眈眈地看着他。
“噶礼,四哥一路上遭遇的刺杀,不管和你有没有关系,在两江地盘上,就和你有关系。更何况杀手里头还有你的仇人。你说怎么办吧?”
噶礼第一次发现,十三爷无赖起来,颇有四爷当年的风采。
“噶礼,四哥说不和你计较,说江南目前离不开你。爷就给你一次机会立功赎罪。”
噶礼瞅着成长起来的十四爷,杀气腾腾地威胁他,思及他说的话,那真是一屁股跌坐地上哭天抹泪。
四爷不愧是最会使唤人的活阎王!
蚂蚁也能拿来榨油!
他一个铁杆太子党,都能放心地使唤!
皇上!您快来救救臣啊。
噶礼当天晚上,和皇上写信,写着写着哭了出来,一颗一颗大大的泪珠子落在宣纸上,他也没心情重新抄写,继续和皇上哭诉四爷的凶恶。
“臣的脑袋还停留在琴音幻化出来的“山上青松葱茏,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绿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凤鸣水声,……”里,皇上,臣真的不是自愿答应的。可是臣到现在也不敢去拒绝。四爷还说是他在张居正一条鞭法和年遐龄试点基础上研究出来的,深入版改革。皇上,你一定要救救臣啊,臣可不想将来和商鞅一样,被车裂啊皇上……”
噶礼越写眼泪越多,泪水很快打湿了信纸。他每次听到“期望很大”就条件反射地绷紧神经情绪紧张,因为皇上每次要使唤他重大事情的时候,就是这样一副“除你不可”的重用模样,要你死心塌地地做牛做马。
如今四爷也是。
将来他就是贪污被砍头,也就一刀罢了。一般也就被关进宗人府圈禁。四爷这是要他被千刀万剐啊,那张居正可是死了都被挫骨扬灰的!
“皇上,年遐龄也就是试试水,他的那点改革算什么?四爷这是要了臣的命啊。皇上,您一定要救救臣,臣给您磕头,您看在臣母亲的份儿上,臣还没给母亲养老送终啊皇上!……”
噶礼很是委屈也很是害怕。
他已经预感到,自己一定要被四爷逼着,做改革派大臣了。
他只能哭求老主子心软,护着他一点儿。
这方面,太子爷是指望不上的。
这样一想,他心里更难过了。
他领养了索额图的一个孙子,这是满洲八旗规矩,哪家有孤儿,一个家族的人,亲友们都帮忙养着。可他也是顶着莫大的风险了。可是太子爷就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还有贾应选,他们也是认识了不少年了。说死就死了。太子爷估计只有在用着其他人不顺手的时候,才想起来贾应选吧。
他和四爷说,不能背叛太子爷,那是他的为人,他不是那样的小人。可他对太子爷的为人,太了解了。索额图当年就没有指望太子爷护着什么,如今他也不能指望。
入秋里夜里寒冷,寒气浸入进身体里,他酒气过去了本就冒冷汗,半开的窗户里一阵风吹来,吹的蜡烛光摇曳,吹的他身上起来鸡皮疙瘩。
噶礼唤小厮拿披风来披上,身体暖和了,心里头无端端的,心生一股悲凉。
整顿吏治。
收一个“张居正”一样的学生。
施行四爷的试点改革。
处理好自己贪污银子的问题。
……
噶礼一样样地数着,最后伏案痛哭不止:“皇上啊,臣都这个岁数了,臣不是当年跟您征战沙场的年轻人了啊皇上!”
噶礼是一个明白人。不光是家庭出身教育,更是因为他母亲是康熙的礼仪保姆嬷嬷,他对康熙很是了解。四爷在太子爷拒绝了他,明知道太子要拉拢他,逼着他低头靠拢,却选择动用亲王权利,从山东调粮食,康熙只会认为四爷有魄力,即使骂他训斥他,也只是表面。至于擅自动用调粮食的权利,间接动了康熙管控天下粮食、盐铁等等皇权。康熙也没有任何表示,这本就是表明对四爷的信任。
他伤心一阵子,分析一阵子,又开始担心太子爷的未来。太子爷擅自拒绝四爷的赈灾折子,康熙知道了,不知道怎么训斥失望那。一时又担心有一天自己和凌普等人一样的下场,一时又担心将来历史上的名声,康熙不得不杀了自己,……。
更害怕,如果自己现在帮助四爷完成这份计划,将来太子或者八爷登基,要收买江南人心,或者单纯的就是否定这份计划,那么,他就是第一个死的。自己怎么就受这个夹板子气那?他又哭了一阵子。马蹄奔跑在宽敞官道上,用最快的速度将噶礼的信件送给康熙。
康熙收到信件,瞅着信纸上花花的一团一团,还以为是信件被水打湿了,正要问责送信的侍卫,仔细一看,居然是眼泪!
康熙惊住了。
看完信,懂了噶礼的意思,康熙目瞪口呆。
待要说话,魏珠又拿一封信进来,康熙的第一反应:老四的。果不其然。
老四在信里说:“儿子找到暂时解决土地兼并的方法。暂时治理到一点点根本。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但应该效果上佳。……”
康熙看完,震惊的没有魂儿。老四这是要翻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