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愁容满面,阴郁而沉重。双眼已失了光彩,变得黯淡无光,随时都会落下泪来。
嬷嬷见着顾静娴,笑盈盈道:“姑娘怎醒来了,原还想等天亮了再来唤你。”
话音方落,站在嬷嬷身旁的两位姑娘斜眼看过来。
她们二人凤眼凝视,上下仔细端详起顾静娴来,目光瞬间转冷,眸光幽暗了几分。
一人捎带不满道:“玉帘庄的规矩,嬷嬷是人老糊涂,全忘却了?”
嬷嬷面上明显一愣,她眼珠一转,冷静回话,“紫鸾姑娘,这位姑娘是孟夫人推……”
还未等嬷嬷将话说完,紫鸾便厉声打断,“不论是何夫人,既来了玉帘庄就要守玉帘庄的规矩。”
嬷嬷心中也是窜出一团火来,可无奈何人家紫鸾是莳花楼里的姑娘,她轻易得罪不起。
“紫鸾姑娘说得是。”
目光又重新移到顾静娴身上,俄顷便传来紫鸾的声音,“别在那站着了,还不速速入列,难道还要本娘子亲自去扶你?”
顾静娴移步入列,此事才算平息。
后又由嬷嬷带路,众人便至一座小池旁。
彼时晨光破晓,碧水之上,波光粼粼。
虽还未入夏,可这座池子中荷花盛开,香气袭人,可见是精心培育才方得这一池。
往中走去,便至湖心亭中。亭中静置了一把古琴,紫鸾落座抚琴一曲,琴声与潺潺流水声交织,轻音绕梁。
一曲毕,紫鸾复又起身来至众人面前。
“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时最喜听琴,今日便由我和莲华娘子坐镇,教导诸位如何弹奏。”
“你。”未发一声的莲华突然出声。
顾静娴闻声看去,正见一只玉手指着自己。
莲华轻蔑一笑,“既能得孟夫人的赏识,便由你先上来弹奏一曲。”
京城贵女中,琴棋书画四样是必学之目。顾静娴虽不喜弹琴,可在母亲逼迫之下,也是学得一手好技。
她自也不虚,缓步走至琴旁轻轻坐下。
“铮”的一声琴鸣,琴色犹如风卷落梅,落于粼粼白光的湖面之上,脆而清冷。
顾静娴夸赞道:“是把好琴。”
纤纤玉手拨动琴弦,行云流水般轻奏一曲不知名的民间小调,清冷的乐声如同泉水落崖,流畅而又婉转。
曲调渐渐低稳如珍珠落玉盘,渐渐又高如凤凰轻吟。此曲一出,竟衬得方才紫鸾那一曲成了庸脂俗粉。
这轻如天籁,旷若远山的琴音使得莲华心中一颤,她侧头面上似笑非笑地看向紫鸾。
紫鸾面上已浮现丝丝怒气,琴声闯入她的耳中,竟显得有些刺耳,“够了!”
一曲中止,琴音却依旧回荡,延绵不绝。
人群中窃窃私语起来,“难怪能得赏识,这琴技竟好过方才那曲。”
即便声音再轻,可也被紫鸾听见。她斜眼瞪着那人,良久后才收回目光。
紫鸾轻睨顾静娴,她的眼眸似利剑般,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