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皆以为韩国公所言极是,当重赏有功将帅!”
“臣等皆以为,应当重赏!”
看着詹同、高启等人也跟抓住救命稻草一般,一个劲儿的想将自己往前面推。
李善长只当是耳聋眼瞎,没听到他们这些话,默默站在一旁也不言语。
只不过。
也是明白众人的意思,朱标眼眸微转,随即玩心大起冲李善长道:“韩国公以为,此次应该如何重赏有功将帅。”
“勋贵武将有哪些应当进爵,又有哪些赏赐些金银即可。”
“这”
李善长刚想推脱,可看到朱标此刻正饶有兴致的盯着自己。
随即略微沉吟后,转而出声禀报道:“老臣以为,小詹大人所书便是稳妥。”
“啊?”
没有理会詹同的低声惊呼。
李善长定了定心神,语气不急不缓。
“勋贵武将多是有功,詹徽所拟封赏便是稳妥。”
“而且!”
“江阴侯、靖海侯二人便带兵拿下吕宋,至今更是于吕宋之地教化百姓已逾半年。”
“老臣以为此二位侯爷,当进位国公。”
“至于随陛下、太上皇一同征讨高丽、倭国的勋贵将帅虽是有功,却也只是从龙辅佐之功。”
“赏赐田亩、金银即可,进爵却也不必。”
“如此朕岂不是苛待功臣?”
“可是”
不等李善长再次出声,朱标抬手将其打断后,直接下令道:“侯爵武将若有功高者,当进位国公。”
“几位国公若有奇功,自当封王。”
“朕意已决。”
“韩国公、梁国公总办此事,吏部制定王侯食俸,礼部挑选王号,户部准备赏赐,就这么定了。”
听到朱标直接敲定此事,李善长还准备说些什么,可看到朱标神色郑重便也就此罢休。
不过对于将几位国公封王一事,李善长终究还是有些疑惑。
待几人退出谨身殿,礼部尚书高启顺势走到李善长身旁。
“韩国公,陛下封王之意已定,几位国公的王号如何定,还请韩国公到我礼部详谈。”
“还有赏赐,食禄之时。”詹同、李俨也跟着发出邀请。
见李善长静默不语,只顾低头走路。
李俨轻叹口气,语气略有无奈说道:“几位国公加了王号,那几位国公府的公子,食禄也要跟着增加。”
“恐怕国库又是一笔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