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中文

第七中文>从岭南孤女,到开国帝王 > 奇货可居(第1页)

奇货可居(第1页)

陈启晏顿时像生吞了苍蝇一般难受,他和姜渺明明只差一岁,好吧,为了求教学问,忍了!

“姑妈,”他眼含热切,“你能不能教我算学?”

今日在考场上,他可是见识到了姜渺那可怕的计算速度,本以为自己不用算筹得出答案已经十分了不得了,没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打不过就加入,这样又快又准的算学法门,他也想学!

陈老员外却对姜渺精通算学这一点仍心存疑虑,之前也没听说过亲家公对算学一道有钻研啊?莫非是二娘自学的?

迎着陈启晏的热切目光,姜渺微微一笑:“这也不难,想要算的快,首先要学会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表?”陈启晏思索道:“可是那‘九九八十一、□□七十二’的九九歌吗?”

“咦?你会背?”这回轮到姜渺惊讶了。

她并不清楚“乘法口诀表”早在春秋时期的《管子》一书中就有记载,二零零二年年六月于湖南龙山出土的“里耶秦简”更是存有这份口诀最早、最完整的文物记载。

只是格式和顺序与现代有所不同。一个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头,一个是以“一一得一”开头。

不过这些都是些细枝末节的小事。

“你既然会背,那就更好了。”

姜渺起身走到院子里,随手折下一根树枝作笔,在地上依次写下一串数字。然后招呼众人近前来看。

陈启晏第一个窜出去,可看着地上这串古怪的图画又实在摸不清头脑。

“姑妈,这些是什么意思?”

“这是由番邦传来的,一种可以简便运算的计数之法。”

姜渺指着数字从头说起:“这个就是一,这是二……”

毕竟还是新脑子好用,陈启晏跟着读了两遍就已经完全理解了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算筹也一样能做到啊!”陈继安在一边看了半晌后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虽然他平时对家里的生意不甚上心,但毕竟出身商户,从小耳濡目染,多少也学过一些。

“三哥莫急,我还没说完。”姜渺瞥他一眼,抬脚抹去地上的数字,又拿起树枝写下“+”、“-”、“X”、“”、“=”五个符号,然后一一解释起来。

讲到这一步时,林婋和陈继安就已经不能忍受知识的冲击,两人率先告辞,走到外头并肩坐着,仰头望天。

等剩余四人大致明白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后,姜渺才在地上列了个简单的加法竖式。

“你们看,假设我们要计算58加79,就可以像这样列一个竖式。一个数字在上,一个数字在下,两者个位、十位依次对齐。八加九得十二,在横线下写2进1,再算十位,五加七得十二,加上刚才进位的1,所以写作13。连起来就是一百三十七。”

“这番邦之法,好像比算筹要方便的多?”

陈老员外大半辈子商海沉浮,比其他人对这些数字计算更加敏锐,此时已隐隐感到这种计算方法的便捷之处。

“不错。”姜渺赞许地点头道:“若说小数字的计算有人还可不用算筹,直接心算得出答案,那么大数字的计算呢?”

姜渺在地上写了道算式:98765+56789。

然后比了个请的姿势:“诸位可以用算筹与我比试一番,看哪种方法能更快速的得出答案。”

陈老员外父子三人立刻捡了几根树枝折成算筹大小,在地上摆弄起来。

陈启晏却抬着头看向姜渺道:“姑妈,我想用竖式来算,行吗?”

姜渺莞尔一笑:“自然可以。”说着就将手中树枝递给他。

陈启晏接过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不一会功夫就得出了答案。

“答案是十五万五千五百五十四,对吗?”

姜渺点点头。

陈启晏顿时欢呼一声,丢开树枝去看父亲和爷爷的推算。

因为要计算的数字实在太大,这时候他们连算筹都还没摆好呢。

陈老员外生性谨慎,还是带着两个儿子用算筹反反复复折腾半天,花了半刻钟才得出答案。

“果然是十五万五千五百五十四,分毫不差。”陈继盛长舒一口气,“这法子,比算筹可好使多了。”

陈老员外则想得更多,这法子算的更快不说,就是那什么阿、阿拉伯数字写起来也更便利,要是将此法用在自家生意上,陈家至少能少雇一半的账房先生。经年累月下来要省下多少抛费!再给他十年,他有自信能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州!

见几人领悟能力不错,姜渺又趁热打铁,继续教起了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