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顾手上的伤,又是用刀撬又是双手并挖,生生把洞口又挖开了一拳大小,刚要把手伸进去的时候,却看见洞里有个东西猛冲出来,迅疾的扇动着翅膀状的器官,隐没在了旁边的水草里。
方老三目眦欲裂,整个身子扑向旁边的水草,他抓住岩壁的空隙处,死死扒在岩壁上。
霎时,他突然感觉到左侧肋骨有东西滑动,于是迅速低头向肋骨处抓,可惜那东西速度太快,将将从他手中掠过。
方老三猛地抬头,这才看清楚,那竟是一只有脸盆大小的蚌。
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蚌,但也只有这么大的蚌里才有可能有鸡蛋大小的珍珠吧。
此时方老三的气已经憋到了极限,眼眶都因憋气而胀痛,头也一阵晕眩,但他愣是又爆发出一股力气,死命往前一扑,牢牢将那大蚌箍在了怀里。
这一扑,他的头也狠狠磕在了凸起的岩壁上,方老三看了眼怀中幽幽发着蓝光的巨蚌,用最后的力气把蚌壳撬开,掏出那颗发着蓝光的鸡蛋大小的珍珠,随后眼前一黑,喉头发甜,不甘心地晕了过去。
不知道昏迷了多久,他悠悠转醒,睁眼先是看见一片飘摇的烛火,鼻尖萦绕着浓重的檀香味,他挣扎着起身,发现自己似乎是在一座道馆中。
这一猛地起来,方老三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头疼欲裂,于是又躺了回去,过了几分钟才元神归位,想起自己昏迷前的最后一幕。
他最后,是拿到了那颗珍珠吧?
他急忙翻找着身上,却听见一道苍老的声音:“小友,醒了?”
他这才回过神,抬头看向来人,是个仙风道骨的白胡子老道,老道一手捋着自己的长胡,一手从怀里掏出一颗珍珠,问道:“小友可是在寻此物?”
方老三心里警铃大作,但见老道一副淡然的模样,还是拱了拱手礼貌道:“多谢相救,不知道长可否将珍珠归还给我?”
白胡子老道把珠子翻到另一面,方老三这才发现珍珠已经碎成了两半,忍不住悲恸大哭起来,没想到自己为了这颗珍珠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最后的结果却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道却大笑两声:“小友,你竟不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你应是为了求财才冒险来采珠的吧?这颗珍珠虽然碎了,你却不知它最大的财富并非珠子本身,这乃是一颗天地至宝的灵丹,可起死回生,名为鲛珠。”
“我遇见你时,你已奄奄一息、药石无灵,若不是我认得这颗鲛珠的作用,为你服下半颗,此时你已早登极乐,回天乏术了。”
方老三听闻此言,顿觉悲从中来,心如死灰。他本是为了求财才来冒险采珠,怎么绕了一圈回来,珠倒是采到了,却又为了救他的性命而碎裂,不值钱了。
即使这老道说这是什么鲛珠,能起死回生,但又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他本来就是贱命一条,没了换钱的资本,活着还是死了对他这种人有什么区别?
老道似乎是看透了他的想法,把剩下半颗珍珠还给他,告诉他可以留在道观里,方老三本也无处可去,这条命捡来又不容易,于是便生无可恋的在道观里住下。
因为“曲蹄”,他怕其他人看见会歧视举报他,于是便尽量不出屋,只是在道观里干干粗活讨个生计,其余时间便潜心跟着老道认字修炼,冬去春来,竟然也能认得不少字,看得懂一些书了。
几年过去,方老三在道观里倒也算生活得安稳,但他心里总是有个疙瘩,毕竟当年离实现梦想只差一步之遥,他怎么也放不下这个心结。
他还记得被救那日老道曾和他提过的鲛珠的说法,于是便在道观里偷偷搜集着关于鲛珠的信息,时间一长,还真让他看出了一些门道。
书上说,鲛珠本是上古神物,是鲛人的眼泪落到海里而变成的珍珠,这鲛珠十分神奇,不仅能愈合伤口,予人生机,还能通海市,见阴身。
方老三那日奄奄一息时被老道喂了半颗鲛珠才得以活下来,已经见证了鲛珠神奇的治愈功能,至于“通海市,见阴身”这个他倒是没有体会到,也不知道这海市是哪儿。
但鲛人他是听说书先生提到过的,传说那是一种人身鱼尾的生物,居南海,善织鲛绡,眼泪可化为珍珠,不过他也知道这都是传说中的生物,毕竟在水里讨生活了这么多年,也从没听说谁见过鲛人。
他边查找史书资料边研究,某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藏书阁里找到一本古书,这本书也不知道在藏书阁里放了多少年了,书上积满灰尘,连书名都看不清。
他小心翼翼打开古书,仔细翻阅着,没想到这书里的一段话,倒是勾起了他那尘封已久的心思。
书上说:鲛珠并不是鲛人的眼泪化成的,而是种在鲛人心脉里的一丝远古神力,这丝神力传承自龙伯一脉,如同蚌壳里的沙砾一般,慢慢在鲛人的心脉里逐渐凝结成鲛珠,让鲛人得以长寿无病,且自由通于阴阳两界。
方老三日日夜夜在脑海里思索着这段话,常常把自己关在屋里端详着剩下的那半粒鲛珠,突然起了个奇怪的念头。
这念头虽然奇怪,可一旦起了,便怎么都消不下去了。
他想着,既然鲛人在自己心房内将一丝远古神力磨砺成珠,那也就是代表这鲛珠里便残留着上古的神力,那他如果把剩下的半颗鲛珠种在人的心房里,是不是也能种出鲛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