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老花眼镜的郑韦道:“小朱,你还年轻。不是说有文物就是真的,李院长医术高超但不代表他能辨识文物。”
“郑教授说的对,小朱,你有这方面的天赋但还需要历练。”
梁朔身为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他。
朱鹤清:“老师,教授,我觉得李院长能分辨文物自身的价值和收藏的价值。”
“好,今下午和你去李院长那走一趟。”
梁朔不忍打击他的积极性。
“老师,相信我,一定有惊喜”,朱鹤清特别相信李明清,“李院长从国外带回来肯定特别珍贵。”
赵远洋:“我也去看看。”
成蓉蓉不满道:“老赵,别想偷懒,瓷器还没修完。”
“你的本事我知道,修瓷器对你来说就是小菜一碟。老成,要不你和我们一起去吧,让郑老看馆。”
梁朔笑了,“你可真行,安排上馆长了。”
郑韦推了推眼镜:“我都习惯了。”
文保院加上馆长一共五人。
相互之间没那么多讲究,随便称呼,喊什么都行。
平常他们在大会议室修缮文物,清洁古董。
工作时间平和且温馨。
文物修复工作特别修身养性。
文物古董在他们眼里是文明的载体和国家的记性。
用自己的人生延长文物的生命,让后世的人们得以触碰历史的脉搏。
修缮文物如同缝补时间的裂痕,重现文物昔日华彩。
郑韦又道:“我没想到李院长会从国外买古董,好多人都没这个意识。”
“之前一直听别人说李院长的英雄事迹,如今可算能见面了。”
“去看看这位年轻院长的庐山真面目。”
“有一说一,我竟然开始期待李院长的收藏。十几年前国内运动软让好多珍品消失,现在想想依旧心痛。”
,!
朱鹤清非常自信道:“一定大惊喜。”
“先别抱那么高的期待,免得到时候失望”,成蓉蓉道,“之前我见过李院长,他那一手银针太厉害。”
赵远洋好奇道:“你竟然见过李院长针灸?”
“有什么好惊讶的,去解放医院时恰好看到,太神了。对了,鹤清,你和你媳妇的事处理完了?”
“离婚了”,朱鹤清轻松道。
梁朔拍了拍他的肩膀:“改天我给你介绍个好女人。”
“老师,别麻烦了,我单着挺好”,朱鹤清认真道。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他不想耗费心力子在这上面,他更想和文物打交道。
五点钟,朱鹤清三人来到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