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佛门的教义是完全和现在的梵教相反的。
信徒们遵循着“三皈五戒”的教诲,他们不再像在梵教统治下那样,被罪恶和欲望所驱使,
而是通过持戒和修行,开始不断行善,积累佛门宣扬的“功德”。
佛教的这种修行方式,与梵教的暴力掠夺形成了鲜明对比。
梵教通过强制信徒犯罪,来获取美好生活,
而佛教则倡导人们通过自我约束,来获得美好的来世。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佛门在民间的口碑迅蔓延开来。
曾经对佛门持怀疑态度的人们,也开始对佛门产生了信任。
甚至于在梵教最核心之处,也有不少祭司开始暗中信奉佛门。
这些信徒们白日看似信奉辛饶,但却在夜间集会诵念佛经。
他们并非是因为认识到了二教之间的差别,
只是因为梵教昔日能够给与他们的力量,
佛门似乎也能够给他们,并且还给的更多!
毕竟长期以来,梵教内部的混乱,使得他们的力量逐渐衰弱。
罪业资源的减少,信徒的流失,都让他们自顾不暇。
与此同时,佛教的“苦行僧”们也开始行走在梵教的大地,
这些“苦行僧”们宣扬着佛门的教义,也拥有着不下于梵教祭司的力量,
这一幕幕,被众多祭司们看在眼里。
这看似简单,却也使得佛门动摇了祭司们对辛饶的敬畏。
曾经,祭司们对辛饶无比狂热,
毕竟辛饶能够给与他们无比强大的力量!
因此,祭司们心中对辛饶的敬畏之情逐渐动摇,
对佛门的信仰,却在心中悄然生根芽。
他们开始思考,获取力量的办法或许并非只有信仰辛饶一种。
败退的辛饶也同样知晓,梵教如今已然是到了强弩之末,
他为对抗佛教,也是做出了一个孤注一掷的决定。
他决定强行融合七尊化身,去对抗佛门的那位“佛陀”。
但由于其中罪业太甚,引了辛饶神魂内一系列混乱,
而这一系列的混乱,也是让辛饶本体难以承受。
辛饶本体因罪业的混乱,开始陷入癫狂。
也不知晓过去了多久,辛饶逐渐消失在了诸多信众和祭司的眼中,
他们求神而不得,即便是犯下罪业也无法得到恩赐。
就算是十八使徒神,也因辛饶的消失而失去了力量源泉。
这些使徒神们由于力量的衰退,心知自己并非是佛门对手,纷纷退隐或是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