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秦笙不清楚爱的激情会持续多久,她们又会在何时趋于平淡,但唇齿间的回应让她无比确定,现在还是涛声依旧。
nbsp;nbsp;nbsp;nbsp;生怕被人撞见,凌宴羞耻心大作,心跳噗通噗通。
nbsp;nbsp;nbsp;nbsp;太刺激了,可她欲罢不能,半点不想停……
nbsp;nbsp;nbsp;nbsp;等三人赶来用饭时,秦笙正慢悠悠地泡着陈皮凉茶,凌宴人模人样招呼大伙,“快来。”
nbsp;nbsp;nbsp;nbsp;顾沈二人沉默一瞬,时至今日,这种感觉她们也懂了——孩子,一个甜蜜的负担,让人不得不沾染偷感。
nbsp;nbsp;nbsp;nbsp;选择性忽视俩人红的像刚吃了死孩子的嘴巴,沈青岚献宝似得一手食盒,一手西瓜,“从平阳带来的,还有我刚弄得黑椒牛柳,嘿,你们尝尝。”
nbsp;nbsp;nbsp;nbsp;成家多年就是不一样,早前铲漏大锅的沈青岚也能表演厨艺了,卖相尚可,滋味确实不错。
nbsp;nbsp;nbsp;nbsp;众人惊喜捧场,“厉害了你!”
nbsp;nbsp;nbsp;nbsp;沈青岚搭上凌宴肩膀,得意又谦虚,“这才哪到哪,跟你比我还有的学呢。”
nbsp;nbsp;nbsp;nbsp;凌宴笑道,“我再教你给宝狸奴做辅食。”
nbsp;nbsp;nbsp;nbsp;说起这个,沈青岚嘴歪到平阳老家去,“你教的啥啊,那玩意怪得很,我明明弄得都是好东西,结果宝狸奴边吃边吐,看得婆婆直撇嘴,也就狗子不嫌弃了,白费功夫,我还不如给她刮点苹果来得实在!”
nbsp;nbsp;nbsp;nbsp;这古怪吃法学不了一点。
nbsp;nbsp;nbsp;nbsp;小凌芷一脸严肃,她跟青岚姨姨尝过,“是报吃,还是学些别的吧。”
nbsp;nbsp;nbsp;nbsp;报吃都是好听的,小婴儿吃不得咸,辅食啥味没有,该是难以下咽才对,小凌芷从来没这么嫌弃过食物。
nbsp;nbsp;nbsp;nbsp;凌宴故作叹息,“猫饭落到狗嘴里,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nbsp;nbsp;nbsp;nbsp;沈青岚白眼上天,顿时塑料,“你搁着装模作样!”
nbsp;nbsp;nbsp;nbsp;宝狸奴的辅食可不就是猫饭么。
nbsp;nbsp;nbsp;nbsp;秦笙和顾景之看她们耍宝,笑得不行。
nbsp;nbsp;nbsp;nbsp;冷面清爽,黑椒味重但不相冲,搭配起来别有一番滋味,一顿晚餐吃得舒心惬意。
nbsp;nbsp;nbsp;nbsp;时光流逝,关系却从未变质,身份地位变了,人也还是那些人,两个诸葛亮加一个崽,和多年前的农家小院一样,她们毫无顾忌的吃吃喝喝,插科打诨欢喜嬉闹。
nbsp;nbsp;nbsp;nbsp;不远的将来,小凌芷会变成大人模样,会有长成稚童的宝狸奴跟她们一起上桌用饭,或许还有秦笙心心念念的二崽……
nbsp;nbsp;nbsp;nbsp;光是想想就让人心头熨帖,一片滚烫。
nbsp;nbsp;nbsp;nbsp;北安王府与顾府之间了道小门,这里的热闹旁人无从知晓。
nbsp;nbsp;nbsp;nbsp;但顾文和,建和帝从平阳带来的官员,寂寂无名的闲官摇身一变成为朝中新贵——吏部侍郎,文官任免调动都要经她手,只在尚书一人之下,早被人们看在眼里。
nbsp;nbsp;nbsp;nbsp;本身手握权柄,又与北安王交好,很多人循着味就去了,然而新晋吏部侍郎也是个让人一言难尽的,聊天吧,她总能把气氛弄得很尴尬,明说吧,她一脸淡然如菊,要么表示自己效忠陛下,要么表示自己无法左右王上决断,明里暗里的让人另谋他路。
nbsp;nbsp;nbsp;nbsp;和那北安王一样,不管怎么讨好都是一句:“陛下不会亏待忠心之人”之类的车轱辘话,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nbsp;nbsp;nbsp;nbsp;谁家都有个病弱的长辈亲朋,求北安后看诊更加难于上青天,简直难搞极了!
nbsp;nbsp;nbsp;nbsp;你们平阳怎么回事?
nbsp;nbsp;nbsp;nbsp;如今陛下外出微服私访的大好时机,正常来讲凌宴一个驻守地方的异姓王不是应该拉拢权贵,占据朝堂一席之地,朝中有人好办事,往后吃了瓜捞也有人说好话,你们都不受贿,不是,结交朝臣的么?
nbsp;nbsp;nbsp;nbsp;要不要这么另类啊?!
nbsp;nbsp;nbsp;nbsp;好了好了,知道你们君臣私交密切了,得陛下信重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本事大了不起哦?
nbsp;nbsp;nbsp;nbsp;哦,确实了不起。
nbsp;nbsp;nbsp;nbsp;今年浙东大旱,代为监国的北安王立刻派钦差前往赈灾,车辆运送粮草,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各地灾粮数量与支出广而告之层层上报,胆敢盘剥,经手官员全部下狱……
nbsp;nbsp;nbsp;nbsp;重压之下钱粮全部到位,北安王又一个甜枣发下去,给清正廉洁工作负责的官员分发赏银,这钱拿的舒坦也安心,名声还好听。
nbsp;nbsp;nbsp;nbsp;朝廷前所未有的认真作为,让百信也能安心做事,以工代赈新修了条官道出来,明明是灾区,却一片欣欣向荣,少有暴乱,百姓无不称颂君王爱民如子治理有方,给地方官的高帽也戴上了,以后再敢贪?
nbsp;nbsp;nbsp;nbsp;羊毛出在羊身上,说白了那些赏银不还是从赈灾银子里出的,就是比贪污少了点呗。
nbsp;nbsp;nbsp;nbsp;论赈灾,北安王是专业的,可放到以前朝廷能有这般效率?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nbsp;nbsp;nbsp;nbsp;通天纬地、雷霆手段,这样的人,确实不必把他们放在眼里,再不满也只得捏鼻子认了。
nbsp;nbsp;nbsp;nbsp;时间在高门权贵酸溜溜的心思中一天天过去,北安王的惊喜又来了,帝后寝宫建成。
nbsp;nbsp;nbsp;nbsp;又搞妖法是吧……声音在人们脑内自主嘀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