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安静地听着呼吸外科副主任继续介绍病人的情况。
“病人黄大安,男,七十六岁,因为右侧胸痛十几天,咳嗽,咳痰,两天前入院。”
“他的既往病史,脑梗塞七年。”
“入院之后,查胸部cT,提示右肺感染,右侧胸腔积液。”
“卫生院诊断说是肺癌肺脓肿,曾经使用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氨溴索,特布他林进行治疗,没有明显好转。”
说到这里的时候,副主任顿了一下,目光在众人身上扫了一眼。
众人的表情不一。
方知砚凝眉思索着,杨阳则是紧张地听着叙述病情。
那脸上的神色,仿佛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病情,然后迅说出来一样。
显然,他好像要跟某个人比试一下,第一个诊断出来。
可如果真的能这么简单地诊断出来的话,还有什么必要进行联合会诊?
副主任摇了摇头,继续开口道。
“昨日病人入院之后,做了增强cT,其中提示右肺空洞,伴气液平,肺感染,并且当天咳嗽咳痰加重,痰液难以咳出。”
随着病情的介绍,众人脸上的表情逐渐凝重起来。
事实上,想要治疗还是比较简单的。
只需要找到感染菌的类型,就可以对症下药。
但问题就在于,众人难以找出感染菌究竟是什么。
是细菌?真菌?
还是其他的微生物?
众人无法判断,也找不出症状。
而且呼吸外科的人已经接手了病人,应该也有自己的判断。
所以众人都没有说话。
唯独方知砚,定定地看着手中病人的资料,表情略有些奇怪。
“大家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
呼吸外科副主任坐下来,让大家集思广益。
而好不容易等到副主任说完,呼吸外科的住院医杨阳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
“各位,我觉得应该是星座链球菌和多种厌氧菌感染。”
“如果换成大剂量的青霉素,联合咪硝唑,应该能够让病人恢复。”
听到这话,副主任也是点头表示赞同。
“目前我们的怀疑也是这个。”
“病人的情况比较复杂,多泡状空腔,这就代表这张力高。”
“外周壁较厚,光滑,其中肺组织压迫性不张。”
“没错!”
话没说完呢,旁边的杨阳就打断了。
“而且病灶内有液平面,同侧肺部也有斑状片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