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人,小的什么都不知道”
“说!那些工匠什么来路?”赵构厉声问道。
老吏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块木牌:“他们他们落下了这个”
李浩接过木牌,借着油灯看清上面的字样——"丰裕粮行"。
“丰裕粮行?”
赵构冷笑,“李浩,立刻带人查封这家粮行!”
……
泗州城南,丰裕粮行。
李浩带兵破门而入时,账房先生正手忙脚乱地烧毁文书。
两名禁军冲上前将人按住,李浩从火盆中抢出半张残页。
“宣和六年三月收张大人粳米两千石”李浩念出残存字迹,眼中寒光乍现,"好大的买卖!"
赵构从后院大步走来,手中拿着一本暗账:“不必审了,全在这里。黄潜善、张益谦与十三家粮行勾结,四年间倒卖军粮官粮一百七十万石,获利二百八十六万两白银。”
“报!”
一名禁军飞奔而来,“在城东仓库发现大量麻袋,里面装的都是上好粳米!”
赵构与李浩对视一眼,同时冲出粮行。
雨幕中,数十辆马车向城东疾驰而去。
……
汴京大理寺审讯室内。
“黄大人,张大人。”李纲缓缓开口,“事已至此,不如痛快招认,也好少受些皮肉之苦。”
张益谦闻言,双腿一软,几乎站立不住,被两名衙役架着才没瘫倒在地。
黄潜善却冷笑一声,昂首挺胸:“李相此言差矣!本官行得正坐得直,何来招认一说?”
陈东猛地拍案,震得茶盏跳动:“放肆!证据确凿还敢狡辩?这些账目清清楚楚记录着你们如何勾结粮商,倒卖军粮!”
赵鼎踱步到张益谦面前,声音如刀:“张大人,泗州转运仓的出入库记录显示,宣和六年三月至七年八月,共有三十七万石军粮不翼而飞。这些粮食,去了哪里?”
张益谦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嘴唇颤抖:“下官下官不知”
“不知?”
赵鼎冷笑,从袖中取出一枚印章,“那这枚丰裕粮行的暗账印章,为何会在你府上密室中搜出?”
,!
张益谦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李纲见状,向陈东使了个眼色。
陈东会意,高声道:“来人!把张益谦带到隔壁审讯室!”
衙役立刻上前,架起瘫软的张益谦往外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