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甚好,崔公子有心了!”徐老夫人见心头记挂的大事迎刃而解,心情顿时畅快了许多。
“老身替这些流民多谢崔家大义!”徐老夫人正要下拜,却被崔钧一把扶住。
“伯母您说哪里话!”崔钧恭敬地说道,“这本是我崔家分内之事,当不得谢。”
顿了一顿,他又道,“更何况小侄和令郎相交莫逆,不分彼此,您切勿折煞小侄!”
“你们认识?”吕逸有些好奇的问道。
“正是,我与元直兄乃是挚友,对伯母便如在下母亲一般敬重!”崔钧诚恳地说道。
元直颍川徐老夫人
吕逸脑海中一片清明,这几件事瞬间串联在了一起。
这无疑就是徐福的母亲了,那个历史上被程昱害死的大义的形象和眼前为流民奔走的老夫人重合在了一起。
果然,历史只会重演,人的本性不会改变。
吕逸肃然起敬,再次躬身施礼,“原来是伯母大人当面,在下只知元直兄智勇双全,却没想到根子还在伯母这里!”
“您教的好儿子!”吕逸笑道。
徐老夫人正感激吕逸替她解围,这时候听他这么说,顿时惊愕地问道,“吕校尉也认识犬子?”
“何止认识!”吕逸恭敬地说道,“博陵城下,张角妖道围城,若不是元直兄出谋划策,在下险些一筹莫展呢!”
“我儿竟去了博陵,还立了功?”徐老夫人不敢置信的说道。
“正是,元直兄文武双全,人中龙凤,在博陵城力挽狂澜!”吕逸笑眯眯地把徐福夸上了天。
“卢中郎将已将功劳上报朝廷,封赏不日便至,伯母不信,且等几日便知!”吕逸说道。
“那我儿此刻可是随吕将军一道回了颍川?”徐老夫人一脸期盼地问道。
“啊”她这一问,把吕逸问愣了。
徐福不辞而别,他还以为是先行回了颍川来见自己母亲的,毕竟上一世的记忆里,徐福的评价就是“为人至孝”!
但是看徐老夫人的意思,分明是没见到徐福,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吕逸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伯母有所不知”吕逸挠了挠头,“博陵解围之后,小侄与元直兄便分别了,此刻也不知他身在何处”
徐老夫人一听这话,顿时眼神黯淡了些许,“这混账,不好好在军前效力,报效国家,又整日浪荡江湖,胡闹!”
吕逸听得连连点头,“伯母若见了元直兄,还望转告,小侄甚是想念,不日小侄出兵塞北,抗击胡虏,正需元直兄鼎力相助!”
“将军放心,老身若见了他,定让他来将军帐下听用!”徐老夫人一听吕逸要抗击胡虏,精神大振,满口答应。
崔钧还要再请他们入府,只可惜无论是吕逸还是徐老夫人都坚辞不肯,只得作罢。
崔家这点门风吕逸算是看明白了,指望是指望不上的,崔钧的做派吕逸也不:()家父吕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