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中文

第七中文>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420章 李治的悲催儿子(第2页)

第420章 李治的悲催儿子(第2页)

看着如此强盛的大唐,武则天便鼓动李治去泰山封禅。

李治同意了。

于是两人带着文武百官,各国使节,各部落酋长,还好当当数百里,前往泰山封禅。

按照过往的规矩,在举行祭祀天地的大典时,都是皇帝一个献礼,这叫做初献,接着公卿大臣再献礼,这叫做亚献。

武则天认为,祭天的时候是让先皇配享,祭地的时候让太后配享,所以,在祭地的时候,一群男的公卿大臣亚献是个什么道理?

自己要担任亚献。

对此,李治同意了。

次年,李治下令在全国358个州,每一个州都要建设一座道观和一座佛寺。

在672年时,又下令在龙门石窟去雕刻一个什么什么的佛像,搞了三年才雕刻好。

这些事情,是李治统治时期的黑历史之一,被认为是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不过,估计也是武则天撺掇的,毕竟武则天是贼喜欢佛教了,在武则天登基之后,同样是大兴佛教,给百姓带去了沉重负担。

至于那修建的那么多道观,盲猜大概是因为李治还活着,光修佛寺不修道观不好。

毕竟,李唐建立之后,追认祖宗都追到老子身上去了,而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道家始祖。

不过,说到老子,老子确实是厉害,一部《道德经》,那真是包罗万象,阐述了宇宙万物的道理。

就连现代的计算机编程技术的底层二进制语言,也是当初西方科学家受到道家阴阳太极的理论启示而发明的。

甚至,扯得离谱一点,可以说道德经里,已经包含了让国家长期繁荣昌盛,长盛不衰的方法。

那便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

古代皇帝都自称天子,但似乎从来行的都是人之道啊。

倘若是行天之道,那不正是现在常说的抑制土地兼并,抑制贫富差距,对财富进行合理分配,缓解社会矛盾吗?】

“哦?这么一说,老子说的还真是这样啊,去把老子的道德经找来,朕要仔细再研究一下。”

秦始皇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唐高祖李渊怒道:“这个败家的孙子,在干什么?那武则天朕看也就那样,咋就什么事都听她的,简直可恶,建什么寺庙,我大唐乃老子后人,建什么寺庙。那些光头的危害,难道他不知道吗?”

唐太宗李世民:“这稚奴,简直是个混账东西!”

“嘿嘿,别说,还真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原来,长治久安的方法,老祖宗早就说的清清楚楚了,看来朕也应该去再读读道德经”

朱元璋也是不住的点头。

“哈哈,朕就知道,朕就知道,我道家的先贤才是正确的。”

嘉靖帝十分欣喜。

【公元668年,徐世绩带着诸如薛仁贵等一众大唐名将,彻底攻灭了持续七百年的高句丽,设置了安东都护府。

大唐的疆域达到了极盛!

公元674年,李治给自己上尊号天皇,给武则天上尊号天后。

同时,武则天向李治进献了十二条政策,比如轻徭薄赋,减免赋税,劝课农桑,广开言路,对大小官员进行调查,才能高而位置低的,要进行提拔等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