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法上来讲,袁谭过继的那支,是汝南袁氏的嫡出正房,这让袁谭能够天然继承汝南袁氏的基业,可实际上呢,袁谭继承了这些,就失去了对袁绍打拼基业的继承。”
“再加上,当初二袁相争,使得汝南袁氏的种种,直接一分为二,袁术呢,因为僭越称帝,今下已经覆灭,而这部分人脉资源,多数被吞并掉了。”
曹昂眉头紧皱起来,对贾诩,他太清楚了,其讲的话,是带着深意的。
“袁绍袁谭这样,根子不在父子,而在外人。”
想到这里,曹昂正色道:“据学生所知,袁绍对他的继妻很宠信,而他的继妻,又是颍川一带的。”
“恰恰是这枕边风吹起来了,使得袁绍袁谭的关系渐渐变了,也恰是因为这个变,又导致袁绍麾下的文武,对此有了相应想法。”
“这点,公子比之袁谭,那要好太多了。”
贾诩放下酒觞,露出一抹淡笑,看向曹昂道。
那是!!
听到这里,曹昂露出倨傲之色。
他的母亲,那岂是旁人所能比的?
是。
他不是丁氏所生,但他确是丁氏从小养大的,这跟亲生的没有区别,当初他想留在南阳历练,说是历练,其实是有他想要做的事,这件事,叫远在许都的丁氏知晓了,干了什么?
没有出言斥责,没有叫他回去。
而是直接把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子弟,能派来的全都给派来了,这也促成了曹操核心的子弟,跟着也都派过去了。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这还不算完呢。
当曹昂节制了四州军政,丁氏干了什么?
在为曹昂寻良配。
夏侯涓,就是丁氏深思熟虑后,才决定的。
丁氏要真有私心,为何不选丁家女?
这样岂不更好?
但丁氏没有,因为丁氏看出来了,在这乱世之下,一切都是白扯,唯有兵权才是关键,而在此等态势下,曹氏内肯定不行,那夏侯一族就是最佳选择。
为了能进一步巩固曹昂的地位,丁氏让曹念跟丁仪定亲了,当然,这个前提是丁氏看出来,曹念对丁仪有好感。
这还不算完,丁氏还给曹铄寻得良配,荀氏女,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叫荀彧、荀攸他们跟曹氏的关系更进一步?
做到这份上,丁氏可以说把能给的,全都给了曹昂。
现在夏侯涓诞下嫡长子曹稷,这个名字还是丁氏给取的,按理说这该由曹操来取,可那时曹操在跟袁绍打仗,不能分心,所以丁氏就给取了。
这嫡长子一出,不止是曹氏与夏侯两族关系更紧密,连带着曹昂跟夏侯一族关系更为紧密。
老一辈的怎样想,暂且搁在一边。
这小一辈的,一个个跟曹昂关系更近。
而除了嫡长子,曹昂还有庶长子,庶长女,大桥诞下一子,小桥诞下一女,不过这一男一女尚未取名。
在这点上,丁氏拎的很清楚。
给夏侯涓所诞嫡长取名,那是为安抚夏侯涓,毕竟其年纪还小,不能叫她因为前线的事就整日茶不思饭不想,这样对她,对孩子都不好。
大桥小桥也是曹昂的女人,但终究是妾室,对于三妻四妾,丁氏不管那么多,风气就是这样,多子嗣,在这个时代是不一样的,但嫡庶之分,丁氏却拎的很清楚,家和的前提是什么?
不能乱了规矩!
而联想到种种的曹昂,似是猜到了什么,看向贾诩说道:“所以老师的意思,是想叫我父知道,在一些事情上,我们父子俩所面临的处境,是一样的?”
“没错。”
贾诩点头道:“其实说起来,司空与公子没有大的矛盾,之所以司空会有些想法,那纯粹是公子在江淮,在青州表现得太过惊艳。”
“对司空的这种想法,诩是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