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师兄专精科研,愿意做中间人帮她维系厂商。
虽然后续的人际关系需要墨软软自己运营维护,但许多事情只要搭上线,有了利害关系,剩下的一切好办。
有同师门的情谊在这里摆着,这并不是一件难事。
导师是个年过五旬退休后被返聘回来的教授,慈爱的模样像极了墨软软想象中的母亲。
老教授一辈子都在专攻科研,虽然产业不多,却也是桃李满天下。
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不仅帮她介绍了几家合作的企业,还帮她联系了一些校内可以对外出租的教室用于办公。
如果不是有她这样牵头,墨软软甚至不知道这样的培训机构可以开在学校内部。
签了租赁合同,送导师回家时,墨软软挽着她的手臂问:“老师,您不觉得我这样钻进钱眼里会丢了您的面子吗?”
“你对我们专业的理解有所欠缺。”
“我们是应用学科,研究成果就是要能够走向市场造福于民才有意义。”
导师拍了拍墨软软的手:“孩子,不是人人都要一辈子待在实验室里。”
周师兄的项目立项是导师支持的,让最缺钱的墨软软去校门口摆摊也是导师提的主意。
如果墨软软想要安稳,那么几个月赚回来的钱就足够她舒舒服服地读完大学。
如果墨软软认为自己可以更进一步,那么她作为导师也可以为她的起步增添一抹助力。
一个优秀的学生对于导师而言就像是一棵树苗。
没有园丁会不喜欢长得正,长得直,还能够成材的树苗。
树苗毕业后去往全国各地,在商、政研三个方向扎根繁衍生息,以师门为纽带,生长出独特的人际关系网。
“你要走适合你的路。”
导师饭后散步时曾经去看过墨软软摆摊。
那样的墨软软和在实验室收敛起来乖巧听话的模样完全不同。
热络活套,能敏感地察觉到客人的情绪。
需要让利送点什么东西时,很果断地就把东西给送了,矛盾总在刚露了一点苗头时就被掐灭。
墨软软她不是不能做科研,而是市场这条路更适合她。
“谢谢老师。”
分别时,墨软软郑重道谢:“我会好好做的。”
如此多方支持,墨软软餐饮摊位培训的品类就不再局限于街头牛排。
五万块的启动资金并不多,幸好摆摊赚来的也是现钱,墨软软把每一笔都计算到极致,终于安安稳稳开起了自己的辅导机构——溢香美食培训中心。
,!
租教室,雇员工,买设备,培训。
别人的下岗潮成为了墨软软的风口,因着低成本又足够扎眼的街头牛排和各种各样丰富的品类,她的培训中心从来不缺学生。
寒假还没到来时,培训地点就已经不止设立在深市大学了。
深市几个职业学院,和周边几个城市的高校中,但凡导师人际关系能覆盖到的地方,都有了墨软软的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