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方位、季节进一步结合解释为:
青龙?:代表东方,主春,属少阳,五行配木?。
朱雀?:代表南方,主夏,属老阳,五行配火?。
白虎?:代表西方,主秋,属少阴,五行配金?。
玄武?:代表北方,主冬,属老阴,五行配水?
少阳代表阳气初生,对应春季的生机萌发,五行属木,象征万物生长?。
老阳(太阳)为阳气鼎盛之态,对应夏季的繁茂炽热,五行属火,象征极盛与扩张?。
少阴代表阴气初现,对应秋季的收敛肃杀,五行属金,象征成熟与衰落?。
老阴(太阴)为阴气至极之态,对应冬季的沉寂蛰伏,五行属水,象征闭藏与终结?。
套在一天的时辰上为;
子时(23:00-1:00)太阴(阴气极盛)。
卯时(5:00-7:00)少阳(阳气初升)。
午时(11:00-13:00)太阳(阳气极盛)。
酉时(17:00-19:00)少阴(阴气初升)。
这四个时辰是阴阳转换的临界点?,其他时辰则属于四象之间的过渡状态?。
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又以六经辩证法,将其分成了六个阶段;顺序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根据一天24小时划分,又以时辰作为标记;
少阳对应寅、卯、辰三个时辰,凌晨3点到上午9点。
太阳对应巳、午、未三个时辰,上午9点到下午3点。
阳明对应申、酉、戌三个时辰,下午3点到晚上9点。
太阴对应亥、子、丑三个时辰,晚上9点到凌晨3点。
少阴对应子、丑、寅三个时辰,深夜11点到凌晨5点。
厥阴对应丑、寅、卯三个时辰,凌晨1点到早上7点。
,!
四象代表时空的分化与自然规律的显现?,进一步关联到人体脏腑和昼夜节律。
例如:寅时到午时,属阳气生长阶段,涵盖少阳到太阳;
酉时到子时,属阴气生长阶段,涵盖少阴到太阴。
古人将十二时辰按阴阳属性分组时,以四象为框架,?这种划分将四象扩展为更长时段,本质仍是四种状态的延续?,每组包含3个时辰。这种分组是辅助性描述,四象本身仍对应四种核心状态?,而非严格均分六个阶段。
应用于人与自然,医学等其它关系中,分为五行。除金,木,水,火外,还加上了土这一属性。
土被视为万物生长的根基,具有厚德载物的特性,能孕育生命并承载。
简单你可以理解为,自身,与另四种属性的关系。
土在五行中居中央方位,象征平衡与和谐,是其他四行,金,木,水,火的调和者。
其特性厚重、包容,能吸收和转化其他元素的能量。
五行土对应人体脾脏(主运化水谷精微)和胃(受纳食物),二者共同完成营养的消化与输送,故称;后天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