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中文

第七中文>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 第275章 科举再开(第2页)

第275章 科举再开(第2页)

周不疑引着蒋琬在厅中坐下,亲自为他斟上热茶,“我早说过,以公琰你的才学,区区零陵郡试,岂能难住你?果然拔得头筹!这次省试,可有把握?”

蒋琬接过茶杯,抿了一口,才缓缓道:“长安才俊如云,更有魏地英才不惧艰险而来,琬不过是侥幸通过郡试,岂敢言把握?只要竭尽全力,便也无愧于心……”

此人正是名扬后世的武侯钦定丞相,大将军、大司马、录尚书事的蒋琬蒋公琰。

荆州零陵郡作为百万人口的上郡,拥有三个科举名额,而蒋琬便是这三人之中的头名。

作为周不疑的同乡,蒋琬此前与周不疑的关系就一直不错,因此此次入京科考,蒋琬便在入京之后前来求见周不疑。

毕竟如今周不疑作为东宫刘祺麾下第一人,备受刘祺重视,此次入京,总得先拜个码头才是。

与此同时,国子监内,几名年轻的监生正围着一个身材颀长、面容俊朗的青年,七嘴八舌地说着。

“文伟!恭喜恭喜啊!这次长安县试,你力压群雄,拔得头筹,真是给咱们国子监长脸!”

,!

“就是!省试在即,可就等着你再创佳绩,一举夺魁了!我等还要苦熬一年才能加冠应试,你可得替咱们争口气!”

被围在中间的青年,名唤费祎,字文伟,乃皇室宗亲,汉帝刘瑁母亲的族人,在跟随刘瑁入关中后不久,就入了此前的太学,如今的国子监读书,今年刚刚加冠。

面对同窗的恭维,费祎只是谦和地拱手道:“诸位同窗谬赞,祎不过侥幸得中。省试高手如林,卧虎藏龙,祎唯有全力以赴,方不负所学,不堕国子监之名。”

话音刚落,一个略显稚嫩却带着几分倔强的声音插了进来。

“文伟!”

只见一个眉清目秀、约莫十八岁的少年排开众人,走到费祎面前,眼神灼灼地盯着他。

“莫要得意太早!我虽尚未加冠,但日夜苦读,不敢懈怠。待明年我及冠应试,定然要高你一筹!你给我等着!”

“好啊,董允,我等着你,但这次,我在你前面!”

“我会追上来的!”

此人名唤董允,乃益州重臣董和之子,虽年少,却聪慧过人,性子也颇为要强,在国子监之中,因与费祎年龄相仿,常与之相争。

“好了,阿允,文伟比我们年长几岁,自然更早参加科考,你这性子,委实急躁了些!”

“哼!”

董允轻哼一声,别过头去,但眼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却丝毫未减。

这劝解之人名唤郭攸之,此时也在国子监就读。

只不过与费氏族人之后的费祎、董和之子董允相比,这郭攸之是全凭借自己的本事成功进入国子监的,平日里话语不多,但见识不凡,颇得众人敬重。

只是在国子监中只允许加冠之后才能参加科考,因此三人之中,如今只有费祎拥有了科考的资格,而他也没有辜负国子监之名,以长安县县试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参加省试的资格,而他所报的,正是进士科。

长安城,颁政坊,在这里,凡持有省试科举资格的,可以免费居住在长安内城颁政坊提供的房舍内,并免费提供吃食。

虽然条件简陋,但能省下一笔不菲的食宿费用,对于那些家境并不宽裕的寒门士子而言,已是莫大的恩惠。

“您好,我是这次阴平郡举子毋丘俭,闻听此处为应试士子提供免费食宿,特来投奔,不知可还有空余铺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