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吹起。
冬天的战场,对于大康人来说,是相当不友好的。
吐蕃人的耐寒属性比起大康人来说,强了不是一点半点,更不要说,士兵地位低下,很多士兵,这会儿还没有御寒的衣服。
李平安紧急给他们拨了一批纸甲,用来御寒,但也是杯水车薪。
大康甲胄齐全,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缒、锁子等铁甲,但做工极其复杂,很难大规模装备。
而且往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损失了大量甲胄之后,国力就会遭受到重创,一连多年不在具备发动战争的能力。
而相较之下,李平安依据自己强悍的造纸能力,生产的纸甲,则相对便宜许多,跟藤甲类似,但生产效率更高。
主要的生产方式就是将纸捶轮,叠成三寸厚,每方寸钉四个钉子,然后裁制成甲,遇到大规模战事,士兵可以浸湿铠甲,也具备相当强的防护效果。
当然,他平时最大的作用,在李平安看来,还是御寒。
此时苏定海的士兵,正沿着官道一路向维州城进军。
领头的依然是崔不良的兵马,在队伍两侧,还有一群穿着火红色光明甲的岭南南道的士兵。
寇相骑在马背上,速度不算快,忍不住扭头看向李平安,“平安,你觉得对方会不会来狙击我们?”
“我已经派出去斥候,时刻监视他们的动向,目前没有伏击我们的迹象。”李平安说道,“而且,从维州城到岿巍山,并没有什么特别先要的地形,我觉得他不会。”
王豆子在一旁说道,“寇相,现在吐蕃人被我们打蒙了,在没有摸清楚我们之前,他们肯定不敢有动作的。”
正午时分,大军抵达维州城十五里外的一处土坡。
苏定海立刻安排士兵,小心防守,防止吐蕃人的偷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后勤部队开始安营扎寨。
李平安、寇相、尉迟云英、苏定海等人开始居高眺望,远距离观察吐蕃人的大营。
因为有了望远镜,看的比较远,大家对于吐蕃人的大营,有了一定的了解。
“兄长,怎么选了那么个地方?”尉迟云英一脸担忧之色。
“哦?我没觉得此地有什么不好啊?这里地形较高,且不远处有水源,为什么不合适?”李平安问道
“此地距离吐蕃人太近了,危险!”尉迟云英说道,“吐蕃人有相当数量的骑兵,冲击速度非常快!”
“这不必担心,他们有骑兵,我们也有骑兵,而且这里还有不少林子,骑兵未必敢贸然冲击!”
尉迟云英观察了一阵周围的情况,点了点头。
当他看到大量的士兵,背着沿途背过来的时候,到处乱撒的时候,顺价明白了,自己这位兄长是真的不会打没有准备的战斗。
这些沿途捡来的时候,一旦交手,就简直是骑兵的噩梦。
“那如果敌人派步兵来拼命呢?”尉迟云英继续问道。
“如果步兵过来,那就干。”李平安说道,“如果连对方的步兵都怕,还打个屁了,咱们一起投降就行了。”
吐蕃人的骑兵确实厉害。
如果一味的冲过去,到维州城底下,跟对方硬碰硬就是寻死。
就算是再厉害的阵型也没有用。
尤其是,现在维州城周围的有利地形,基本上都被人家掌控着,李平安连布置战场的时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