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军官神色严厉但不凶恶,甘宁一直在点头。末了,他们谈完,甘宁回来,我问他什么事,他叹了口气,说:
“唉,昨天为你出头,捅了篓子,要被处罚了……我要是坐牢了,你得经常来看我啊……”
什么叫为我出头啊,我根本没叫你打人……我忍住反驳,柔声说:
“哎呀,怎么会这样?”
“我违反了军纪,可能要接受军事法庭审判,他们要看我表现,唉……”他一边穿上官服,一边说,“今天要上朝,最近要忙起来了,不能陪你了,你自己好好在家待着。”
“怎么了,有什么急事吗?”
“前线有战事了,”甘宁对着镜子,束上腰带,“魏国又派了使节过来,要跟我们商议……”
“什么战事?蜀军进攻了吗?”我赶紧问道。
“不清楚,去了才知道……不说了,我走了……”
接下来几天难得清闲,我一边等回信,一边在家里读《易经》。这本书用的字体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字体,行文用的也是纯粹的古语语法,读起来晦涩拗口,里面的内容更是艰深难解,像什么“无道生有道,有道生阴阳”,“阴阳调和谓之正,阴阳不和谓之奇”等等……其中有关八卦的说法,我盯着看了好久,好像看懂了,闭上眼睛又什么都不懂,这是最气人的:
上分阴阳,下按叁才,周天演遍,不过八式,谓之八卦。道法自然,人亦如是,观自然之法以象人事,名曰:乾(阳)、坤(阴)、离(火)、坎(水)、巽(风)、震(雷)、艮(山)、兑(泽)。乾为开,坤为死,离为景,坎为休……
(下次见面问问黄承彦吧……)
两天后,甘宁告诉我他要离开城随军出征了,我忙问他原由。
“我们侦查到蜀国的战船顺江而下,可能要进攻乌林。”他说。
“乌林在哪儿?”
“江陵最东边的港口,那里是连系江东的重要航道口,敌人好像是想把我们跟本国隔断啊……他们也太大胆了,连襄阳都不守了吗……”
之前松铭曾在会议上力排众议,说服关羽北上攻取襄阳,理由就是吃准魏国不会渡江发动攻击。看来这个思想沿用了下来。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次蜀军的行动背后有松铭推动……他是不是来救我的?他终于开始行动了,这个念头让我大为振奋。
我想跟甘宁一起去,但他说:
“你一个女人家打什么仗,不许去!”
“我就是打仗才到这来的……”我小声嘟囔。
任凭我怎么软磨硬泡都不同意,看来是没办法了,我转而提出另一个请求,让他允许我自己去黄家庄探望朋友。
他好不容易答应了,说:
“那好吧,但你不要一个人乱跑,我让吕哥帮忙照看一下你,你要听他的话。”
“吕哥是谁啊?”
“我们主帅吕蒙,他留在城里指挥。我跟他知会一声,到时你可以进殿找他,说是我妻子就行了。”
“好,夫君,”我软语巧笑道,“奴家知道了,会乖乖等夫君回来的……”
甘宁走后又过了两天,一个童子来访,我认出是黄承彦的侍童,忙去迎接。童子说:
“回信已至,主人请娘娘去。”
“有劳仙童,妾身就来。”
我出了后院,来到五间殿,托执殿官通报,随后进殿来拜见吕蒙,原来他就是那个气色不好、脸色蜡黄的领导。他派侍卫持证出城护送我来到黄承彦的草庐,在外面等候,我进屋礼毕,坐在上次那个位置,面前放着一封信,老人开口说道:
“妻弟回信已至,请贵人参阅。”
我拆信浏览一遍,大意是没有合适的理由引渡钟迪,过不来。
“为什么不行呢?”我放下信问道,“您亲家在魏国位高权重,您说蔡瑁先生曾经跟魏王友善,不是吗?能不能让他们跟魏王求求情,通融一下……”
“蔡家确实跟魏王关系亲密,但需要引渡者涉及的两国都同意,才能实施引渡。”老人解释道,“想来应该是吴国这边按章办事,不让闲杂人等随便过来,如果走程序申请,恐怕要费些时日……这边跟小孙没有利害关系,我也没有门路,行不得方便……”
费些时日,不知要多久……万一这段时间里蜀军收复了江陵,那魏国的人肯定无法引渡过来了,我们也去不了魏国,那就完了……
这个问题着实重大,一时想不清楚,我暂且压在心底,把另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也就是关于《易经》的,我把我的感想坦率地讲了出来,想让老人跟我解释一下,我说这本书如何拗口、如何晦涩……老人露出理解的微笑。
“您看到哪里了?”
“看到讲八卦那里……”
“哦……有什么问题吗?”
“妾身愚钝,几乎都看不懂……嗯……比如那个‘上分阴阳,下按叁才’是什么意思,能否请您指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