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州、明州等地,他也派遣了水军拦截。
秦国的明卫,他也派出了玄慈统帅的武者大军和皇城司阻击。
就是萧远山和鸠摩智两个大宗师,他也让皇城司的高手盯着。
对秦国的防备可谓是做到了极致,根本就想不出,哪里还有什么纰漏。
但王行之这异常的行为,却是让他感到心慌,总觉得这王行之正憋着什么大招,正在等着他。
“算了,事已至此,再多想也无济于事,现在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赵煦沉着脸,思虑片刻后,驾马返回阵营。
毕竟,他现在摸不清王行之到底要做什么,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随后,赵煦下令,后退到函谷关外二十里,安营扎寨。
————
函谷关外,宋军营地。
帅帐之内,赵煦高坐在首位,在营帐两侧,坐着大宋的战将。
左侧,以宗泽为首,下方坐着周同、曹评,王禀、杨惟忠等人。
右侧,章惇为首,后面坐着段誉、种师中、姚平仲、折可求等人。
赵煦看了众人一圈,沉声开口,“诸位,今日朕与王行之会晤,王行之曾言,秦宋皆是汉家儿郎,不欲杀戮过剩,欲与我军斗将、斗阵,诸位以为如何?”
闻言,姚平仲起身拱手行礼道,“官家,我军屯兵四十万,又无后顾之忧,为何要与秦国斗将、斗阵,直接强攻函谷关。”
“或许,我宋国会损失惨重。”
“但只要拿下函谷关,我大宋便可长驱直入,突袭长安。”
“并且,函谷关若是被我军所夺取。”
“大同、武关以及巴蜀之地,都可趁机出兵,全面攻秦。”
“届时,秦国必不能挡,我大宋可胜矣。”
宗泽闻言,赞同道,“官家,姚将军所言,虽有些鲁莽,但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要知道,现在秦国的北方和西域,正在大战,可是没有援军能来增援。”
“函谷关这二十万精锐,或许就是王行之的极限。”
“王行之想要与官家赌斗,恐怕是在拖延时间,等到北方和西方的战场分出胜负。”
众人一听,齐齐沉思起来,毕竟宗泽这分析十分靠谱,秦国现在可谓是腹背受敌,与大宋的边境之地,也全部被宋军严防死守。
所以,两方兵马的决战地就在函谷关外。
而他们大宋此行带来了四十万士兵,并且全是宋国的精锐,若是强攻,未尝没有机会一举夺取函谷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