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中文

第七中文>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 第669章 朝廷是要门面的(第2页)

第669章 朝廷是要门面的(第2页)

更重要的还是,辽西还需要直面北方的游牧威胁。

现在那边被自己干趴下了,威胁小了不假,但阿启这边也说了,外国势力正在学习与采买他们的生产技术。

这玩意儿是防不住的。

因为技术一定得推广,边塞想要安稳,更是要大力推广。

如此一来,边疆以外的那些蛮夷,久而久之必然学会,现在还没事,但一两百年之后呢?

随着气候变冷,半农半牧的外族,必然会变成游牧,然后再南下。

这是避不开的死结。

如此一来,北平就成前线了。

一旦柳城被攻破,若是不能找到第二条路,东北必然丢失。

皱眉放下地图,辛屈看向惴惴不安的阿启说:“种马的技术不能卖外,其他的的农业技术可以卖,无所谓。”

辛屈一句话,让阿启显得惊愕:“这是为什么?”

“很简单。农业技术,是需要工业技术作为支撑的。没有钢铁,他们拿什么提升效率?堆肥这种事情很少人会吗?不,南方的稻作部落、方国普遍都有记载。

他们那边靠近沼泽,淤泥如何形成,没道理他们不知道与利用。

但取上来的淤泥,需要腐熟,腐熟之后需要搅拌进入土地里。

若是用耜这样的工具,掘土就很麻烦了,还怎么搅拌?

不如一把火烧荒,种三年换地,轮耕游耕来得实在。

所以,只需要控制钢铁耕具的外流,短期内他们的产量就算有所增长,也是极为有限的。

甚至稍微增长的产量,还能让他们为我们源源不断产生消费。

库房里堆积的瓷器、绫罗、钱币,都是我们收割他们的利器。

至于战马,这玩意儿是战争利器,不可能流于外国,徒增风险。”

辛屈说完,表情没有太多变化:“所以,其他的你得卖出一个好价格,廉价了可不行,尽可能多敲一笔。

司农下属的机构不少,光是育种、饲育这两个衙门,需要的资源,单靠国家拨款是养不起的。

这些年通过贸易跟外界采购的种子,就是一大笔开销。

之后你可以跟他们换。

也可以展开合作。

不管用什么方式,极大拓宽土地产出,才是司农需要做的事情。”

阿启点了点头。

“对了,你说,沿着榆次、洋河、广宁(锦州)这一条线,填出一片宽二十里的走廊,需要多久?”

辛屈将地图铺开,指着辽西郡下方,然后手指哗啦一下。

阿启看着地图,眼瞳一缩:“你圩田还不够?还要填海?”

“不,只是加这个过程。这里,大自然自己会填。”辛屈敲了敲石河、六股河、西河、大小凌河、辽泽这些区域,“这些地方每年都在堆沙,现在只是一些不算太连贯的孤岛、三角洲,但早晚会连在一起。若是每年推个一里地,一百年应该就能弄出一条走廊。

一旦辽西郡有失,我们在还有一条走廊,可以保证辽东不丢。

辽地对于北平太重要了。

绝对不容有失,一旦丢了,北平就成了前线,彻底沦为四战之地,掣肘太大。

所以……你觉得呢?”

“嗯……这个。只怕一百年是不成的。”阿启连连摇头,“辽地应该短期没不会有影响吧?”

“嗯。也是,或许是我想得太早了。”

辛屈重新看着地图,片刻之后,在石河、六股河、西河、大小凌河这些地方的中上游,或者入海口的位置,圈了几个地方,写上“军屯”二字。

准备将这里作为优先开区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