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曹振起不见得能够完全掌控浩阳地区的局势,其他官员,自也要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就算不公然向朱建国表忠心,至少也不敢胡乱对着干。
刘伟鸿所获得的一连串胜利,大伙认定,这中间应该多多少少也有朱建国的一份功劳。不也证明朱建国的手段非同一般吗?
刘伟鸿说道:“曹书记可能比较属意刘庆隆。”
朱建国与邓仲和一齐蹙起了眉头,邓仲和有点担忧地说道:“刘庆隆以前都是搞干部工作的,经济建设这一块,他接触得不多吧?”
朱建国想了想,说道:“反正伟鸿还留在市里,这个问题倒是不大……”
虽然说市委书记管干部,市长管建设,是文件规定的,但那也因人而异。以刘伟鸿的强势,当市长的时候都“一手遮天”,如今正儿八经成了书记,经济建设方面的很多工作,想要撇开他,断无可能。而且商贸城、工业园、能源管理公司、高速公路等等大项目,全都是刘伟鸿在筹措资金,真要是甩手不管,全丢给刘庆隆,只怕刘庆隆也未必就吃得消,最终不得不主动向刘伟鸿求援,请他多加指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曹振起这么急着将刘庆隆扶上位,也是迫不得已。随着蔡雪峰、周鹏举、郭丽虹等人相互去职,再加上宋晓卫调离,刘伟鸿在浩阳市的威望之隆,一时无两。曹振起若是再不将刘庆隆提拔起来,只怕堂堂地委书记,在浩阳市说的话都没人听了。刘伟鸿书记市长一肩挑的时间略微一长,刘庆隆等人,搞不好就会投入刘伟鸿的怀抱。
这是曹振起断然不能容忍的。
朱建国很清楚,眼下没人能够改变曹振起这个决定,也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和曹振起硬碰硬。
“刘庆隆这个人,个人品德还算过得去,就是有个时候略微呆板了点,思想观念不够解放。跟伟鸿搭档一段时间之后,应该会有所改变。那,曹书记有没有提到刘庆隆的继任人选?”
朱建国说道,给刘庆隆定了调子。
邓仲和也露出了关注的神情。既然刘庆隆出任市长已经不可改变,谁来继任党群副书记,就是值得关注的焦点了。
刘伟鸿说道:“这个曹书记倒是没有明确的指示,我个人认为,丁立国还比较合适。这个同志惜言如金,办事很认真负责,原则性也比较强。干部工作,需要一个这样的人来掌舵。”
邓仲和便微微一笑。
刘伟鸿还是老样子,该伸手的时候坚决伸手,绝不含糊。
丁立国虽然是前任市委书记苑忠兴提拔起来的,但现在却是公认的刘伟鸿的亲信。既然曹振起要让刘庆隆做市长,这个党群副书记的位置,刘伟鸿就要牢牢抓在手里,也算是一种利益交换吧。
朱建国点点头,说道:“你们市里那个撤区并乡的报告,要是省里能够批下来,干部工作确实就会成为最重要的工作了,我看丁立国不错,是个好帮手。”
这其实就是刘伟鸿现在过来拜访朱建国的目的。浩阳市班子成员的调整,曹振起必定会要征求朱建国的意见,刘伟鸿自己不好当面向曹振起提条件,就由朱建国提出来好了。他身为市委书记,也确实不好在这样的事情上表现得太出格。
他和曹振起身份不对等嘛。
“那组织部长呢?”
稍顷,朱建国又问道。
刘伟鸿微笑道:“这个就看曹书记和其他地委领导做什么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