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子!正子!”
“咋了,大亮,吃了没啊?”
一个汉子听到喊声端着碗就走了出来,打开木栅栏让书吏进院子。
“吃啥,我家都没回就过来你这儿了。”
林亮用手背拍拍林正肩膀,“来给你送好消息呢。正子,兄弟惦记着你,机会帮你挣来了,你可得长长脸啊!”
“啥消息,啥机会,你到说啊”林正满脸疑惑。
林亮一脸自豪,“施工队还需要个头儿,要会盖房修路,还要能指挥安排人干活,我向知州大人推荐了你,大人下午要见见你。”
林正目瞪口呆,紧接着五官缓缓移动,堆起笑容满面,拉起林亮就往屋里走。
“来来来,饿了吧,快吃点儿。”
没有意外,见过面后,林正顺利成为了负责人。
人员被分成了两批,一批开始拆房,平整土地,另一批则在城郊建水泥厂和砖窑。
砖窑以烧制青砖为主,青砖相对红砖来说工艺复杂了些,价格也更高,但它寿命长,并且美观,叶如尘宁愿多花点钱,也要用好的。
但最开始他们砖窑刚投产,速度不快产量不高,跟不上基建速度,于是先从其他地方购进了一批青砖。
这次修路准备用水泥混凝土,盖房则是青砖木料,用水泥砌筑。
制作水泥说着简单,真要动起手来可不容易。
工匠们对此并不熟悉,叶如尘自己设计改造了一系列设备装置,规划了厂区布局,再由工匠们带头建造。
这水泥厂归属于衙门,以后是要长期投产的,还会招收众多工人,自然不能像砖窑那般建的随意,众人废了极大力气,建的有模有样。
虽然比叶如尘预期中差了点,但也还行,毕竟是刚开始,差不多能用就行,主要先满足他们新区建设的需求。
购进了大批量建设用料后,施工如荼如火的开始了。
关于房屋建设,自然不会只盖几十家拆迁户的,多盖一些都是官府的,以后卖房出租也能给衙门多添一笔进项。
叶如尘分别规划了三个主要住房区,分布在商业区周边,房屋样式也设计了好几种。
有四合院,有现代风的几室几厅两层青砖楼房,还有传统样式的双层精致小木楼,商业街两侧多是这种。
叶如尘虽然只会画图不会盖,但他召集了城中好几位工匠。
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视,哪怕没有钢筋,他们盖出的房子也能百年不倒。
几位工匠凑到一起讨论了半天,很快就定下房屋结构。
施工地点建了临时宿舍和食堂,大家吃住都在工地,谁有事可以请假回家。
当然家就在城中离得近的,晚上若是不想住工地也可自行回家,但第二日要早早赶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