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门被推开,沈辰的声音带着点雀跃飘进来:“青青姐,有个好消息和一个更好的消息,先听哪个?”
陈青青缓缓抬头,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浅浅的阴影。看见那本厚重的《军舰术语词典》时,淡淡蹙了下眉。
陈青青有些疑惑地看着沈辰。
沈辰把词典推到陈青青面前:“铁路局要去欧洲谈军舰采购,缺个懂外语的翻译。”
他顿了顿,“我跟秦队长推荐了你。”
话音刚落,茶杯就被打翻在桌上,浸湿了笔记本的边角。
她顾不上擦,声音发颤:“去欧洲谈军舰。沈辰,你没开玩笑吧?”
陈青青的脸上瞬间没了血色,比上次在茶摊被客人追问“成分”时还要苍白。
她连连后退,后背撞到了桌腿,疼得皱紧眉头,却没心思顾及。
满脑子都是“军舰采购”“出国”“翻译”这些陌生又沉重的词,好像在提醒她自己的身份。
“我……不行的!”陈青青的声音带着怯懦。
“这么重要的事,要是因为我的问题搞砸了谈判,不仅会连累你,还会害了国家……我担不起这个责任。”
她伸手推远那本词典:“还是把这个机会让更专业的人吧。找个成分好、专业强的翻译。”
在她心里,“成分”两个字就像一种抹不掉的烙印打在她身上。
她想起父亲被下放时,胸前挂着“资本家女婿”的牌子,被人指指点点;想起自己去街道办找工作,工作人员看她简历时那轻蔑的神情。
“我这样的,去了国外,别人会说我是‘资本家的探子’。”她别过脸,眼泪砸在衣襟上,洇出小团湿痕,委屈又倔强。
沈辰弯腰捡起被推到地上的词典,重新放在陈青青面前。
沈辰干脆半蹲下来,视线跟她齐平,手刚碰到她肩膀,陈青青就跟受惊的小猫似的缩了下。他放轻了语气,眼神却很坚定:“青青姐,你配得上。”
“你忘了?你不仅英语好,还懂法语和德语,你妈妈是留过洋的,从小教你看外文报纸、读外文书籍,这些都是别人比不了的优势。”
他看着胸膛里预言笔记本,其中一页纸页上印着“军舰采购需陈青青为翻译,可助谈判成功”的字样,旁边还附着简单的军舰参数翻译示例。
“秦队长那边我已经沟通好了,我把这个‘推荐材料’给他看了,他说你是合适的人选,同意让你试试。”
沈辰知道,陈青青不是真的“不行”,是被“成分”和“自卑”困住了。
他看着她通红的眼睛,放缓了语气,一字一句地说:“青青姐,这不是给我的面子,是你自己的本事。”
“你想想,叔叔阿姨要是知道你能为国家做事,能出国谈这么重要的项目,他们会多骄傲?”
“你难道不想让他们知道,你没白费他们教你的知识吗?”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陈青青心里的锁。
她愣住了,眼泪还挂在脸上,脑海里却浮现出父母下放前说过的话:天会亮的,没有太阳也会亮的。
父亲穿着军装,摸着她的头说“青青要学好本事,以后为国家出力”,眼神里满是期待;母亲把《英汉词典》塞进她怀里,红着眼说“别丢了外语,以后说不定能用上”。
这么多年,她一直把“为国家做事”当成遥不可及的梦,觉得自己“成分不好”,永远没机会实现。
可现在,机会就摆在面前,是沈辰帮她争取来的,是靠她自己的外语本事争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