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中文

第七中文>大唐九万里 > 第 24 章(第2页)

第 24 章(第2页)

璎璎恍然大悟,又带着几分沉重地说道:“这就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吗?这般手段,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她望着那盏灯笼,只觉得背后的凶手心思深沉得可怕,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叶守礼叹了口气:“若真是如此,那查起案来便更难了。没有直接的行凶证据,只能从这些看似意外的事件中寻找蛛丝马迹。”

李祈安眼神坚定:“再难也要查下去。这么多条人命,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消失。我们得从这些名字入手,看看他们当年的死,是否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巧合’。

听完这些,璎璎陷入了沉默,眉头微蹙,目光落在那盏灯笼上,似乎在仔细回想方才看到的那些名字。良久后,她抬起头,眼中带着新的疑惑问:“为何这画中逝去的女子,有些写了名字,有些没写?像那‘洛阳小花娘子’,只说了地点和称呼,却没留下全名,这是为何?”

李祈安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解释道:“这世上人分三六九等,士农工商,等级分明。世家之中又有五姓七望的说法,身份尊贵无比,再往上还有李氏皇族,地位更是尊崇。这画中所述的王家,怕就是太原王氏,属于五姓七望之列,身份显赫,自然要郑重写下名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像‘洛阳小花娘子’这般,或许出身相对低微,或是在当时的情境下,不配被记下全名,所以才只留下这样模糊的称呼。这灯上的文字,也暗合了当下的社会等级秩序。”

叶守礼思索着那些名字,忽然眼睛一亮,看向李祈安:“五郎,长安李氏夙灵……这李氏,会不会和皇族有关?”

李祈安点点头:“对,是永宁郡主!”

璎璎惊道:“郡主?你怎么知道?”她满脸的不可思议,没想到这灯上的名字竟牵扯到郡主这般尊贵的身份。

李祈安朝她眨眨眼,嘴角噙着一抹狡黠的笑意:“你怕不是忘了,我也姓李?”

“所以你也是宗室?”璎璎惊呼,下意识地后退半步,重新打量起李祈安。平日里只觉他气度不凡,却从未想过他竟有如此身份,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李祈安摆了摆手,笑着说:“算是吧,我父母双亡,从未见过他们,自幼是跟着舅舅长大的,所以随舅姓,我舅舅姓李,所以你以后要对我好点!”

璎璎白了他一眼,并不答话,转而将注意力拉回案件:“那既然是宗室,身份尊贵,为何会被幕后之人间接害死?对方就不怕事情败露,引来杀身之祸吗?”

叶守礼也沉吟道:“能对郡主下手,还做得如此天衣无缝,这幕后之人的势力恐怕不容小觑。说不定与朝中某些势力有所牵扯。”

璎璎听得心头一震:“那我们查下去,会不会有危险?”

李祈安看向她,眼神坚定:“就算有危险,也不能退缩。越是这般遮掩,越说明背后的秘密不简单。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没有回头的道理。”

李祈安顿了顿,又补充道:“当时我还太小,也是稍大听别人闲聊说起过这位永宁郡主,她其实只是位没落的宗室。那时候吐蕃求取安乐郡主,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幼女,太子与太子妃不舍,才择了她代嫁。原本是要封为公主的,却意外落水身亡,所以便追封为郡主了。”

璎璎听完,眼中满是惊讶:“原来是这样……”

“如果按照咱们之前分析的逻辑的话,落水可能只是表象,”叶守礼沉吟道:“幕后之人当真神通广大!”

“可是为何要每隔两年,便杀一人呢?”璎璎追问道,眉头紧锁,实在想不通这其中的缘由,按规律行事的杀戮,更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叶守礼捻着胡须,沉吟道:“我在大理寺曾听说过,一些穷凶极恶的罪犯,会有规律的杀人,还会特意保存受害者的物品,甚至会用各种方式挑衅官府,以此来满足他们扭曲的心理。”

璎璎听完,不由得叹了口气:“所以这人也是在挑衅我们?用这一桩桩命案,一次次地向我们展示他的手段?”

“谁知道呢,但装模作样肯定是真的。”李祈安撇了撇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又偏偏藏着掖着不肯直言,兜了那么大一个圈子,就是要让我们自己去查去发现,真是可恶!”他说着,伸手拍了一下身旁的廊柱,似乎对这幕后之人的故弄玄虚极为不满。

叶守礼摇了摇头:“不管他是挑衅还是有所图谋,这规律背后定然藏着什么。每隔两年便动手,或许与某些特定的日子、事件有关,也可能是在按照某种我们不知道的仪式行事。”

璎璎顺着他的话想下去,只觉得背后阵阵发凉:“若是仪式……那得是多可怕的仪式,要用这么多条人命来完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