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林雪梅也点头:“嗯,我也赞成。确实这样最合适。”
林小娟补充了一句:“这样安排,她要是真有心学,就能留下;要是半途而废,对我们也没什么损失。”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最终统一了意见。
李红英笑着提议:“既然是新人,就得有人带着才行。正好我现在当大一新生的副班主任,帮他们更快融入学校,就由我来带赵雨桐吧。我对她也算有些了解,盯得紧一点,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几人听了都表示没有意见。
关于赵雨桐的事情,总算有了定论,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李红英率先翻开手里的资料,说:“行了,赵雨桐的事告一段落。那我们继续汇报进度吧。”
于是会议顺势进入了下一阶段。
李红英和林雪梅主要负责公司框架的建构和目标群体的研究。她们把手里这几天整理出的资料拿出来,摊在桌上,一页页给大家看。
“这是初步拟定的框架,主要分成三块:风险评估、资金管理、创业咨询。”李红英边指着草图边解释,“但现在的问题是,目标群体的界定还不够清晰。我们考虑过几个方向,比如大学生创业、小型工厂转型、以及个体工商户,但这三类人群需求差别很大,我们可能要再缩小范围。”
林雪梅补充说:“对,我的意思是先从最容易接触的群体入手,比如个体户或者小作坊,他们的资金规模小,但对风险评估的需求其实很大。我们要找几个典型案例,才能支撑得住。”
这一部分的讨论主要由三人进行,林小娟插不上太多话。
她专注的方向是技术,便静静听着,偶尔记下关键点。
等她们讨论完几个修改意见,林小娟才打开自己带来的笔记本,解释了下她这几天搭建的简易模型的原理。
“我先用最简单的算法,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输入几个关键数据,就能初步给出风险评估的结果。”
她把笔记本推到桌子中间,将自己的模型逻辑说给大家听,然后让三人给出几个数值。
三人随便给出了一个数值,林小娟就用她的逻辑推算了一遍,又让叶林晨根据他们的理论知识算了一遍,结果相差无几。
“我的模型大概运行逻辑就是这样,下周我们可以挑个时间,和我一起去学校的机房,我们再实际演练一下。”
听林小娟这么一说,大家都很激动。
虽然林小娟描述的算法模型,功能还比较单一,只能做最基础的预测,但效果已经让几人眼睛一亮。
李红英拍手道:“小娟,你这也太厉害了吧!这要是再完善一点,咱们的策划案简直是如虎添翼。”
林小娟笑了笑,谦虚地说:“还很粗糙,只能算个雏形。我会再改进算法,让它能处理更多数据,精确度也会提高。”
几人敲定好要修改和补充的地方,便开始分工。
林小娟继续负责建模,李红英和林雪梅则负责联系创业者,寻找可采访的对象;叶林晨则接下了寻找初创团队的任务。
任务分配完,会议终于告一段落,几人都松了口气。
林小娟下午还有课,就先收拾东西离开了。
林雪梅和李红英则留下来,三人一起修改之前的部分内容,讨论采访提纲。屋子里时不时传出热烈的讨论声,夹杂着翻纸和写字的沙沙声。一直忙到天色暗下去,三人才结束工作。
收拾东西时,林雪梅忽然看了叶林晨一眼,开口问:“林晨,你是不是其实不太希望赵雨桐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