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关于青牧山综合工程概要,请同志们审议。”宋阳道。
铺垫到这个程度还能多说什么?从蓝京开始清一色都表示赞成,一个弃权的都没有。
或许心有默契,或许事前彼此都摸清底细,季龙井、陈宇、耿恩同等重量级省领导都提出“集中兵力分步实施”意见,综合工程分为三期:
一期工程主打建设贯通南北五条高速公路枢纽的交通转运中心,全面实现青牧山枢纽与周边高铁站、机场、国道的贯通;
二期工程修建大型游客中心,打通青牧山由南到北、从东往西三条全旅游通道,在此基础上进行扎口管理,统一票务、统一资源,避免过去游客满山乱跑耗时耗力;
三期工程开展商业项目投资,结合山间瀑布、谷地、温泉、漂流、树林等自然资源,兴建青牧山别墅群、度假村、休闲中心等,通过个性化服务和文化赋能体验沉浸式度假。
理由也很充分,打通青牧山周边交通才方便大型机械、施工材料进山,旅游线路全面开通带动流量人气,才吸引商业项目开发投资,分成三期施工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
——季龙井等朝明本土系真实想法还是缓兵之计,以时间换取空间,工程施工两三年后没准石应铨就调离了,谁知道呢?
对于这样的意见,石应铨感觉并不符合“大规模、大建设、大场面”要求,但推敲之下也不无道理,通过近两个月考察调研他发现朝明地势不象吉中那样大开大阖、一马平川,适合大手笔式直线型推进,哪怕高速公路都弯弯曲曲,形成不了他脑海里想象的气势。
还得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可操作性的方案,在这一点上石应铨并非一味固执僵化,否则坐不到省委书记位子。
反复斟酌后石应铨原则上认可季龙井等省领导“分步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修订建议:
内外兼修,四面开花。
四面开花指围绕青牧山兴建的交通枢纽工程,同时部分开凿、爆破、贯穿青牧山各山峰及三条旅游通道的衔接,即所谓内外兼修。
“可以把二期工程基础性部分、无须大型机械的提前动起来,这样能够压缩工期,尽量减少青牧山区域交通压力,”石应铨道,“包括三期工程的水、电、气、网等也能同步进行,总之尽量避免同一地段重复开挖施工,兼顾综合工程的集约化、规模化和高效率。”
季龙井颌首道:
“会后烦请宋阳、晓卫两位同志继续做好方案的调整与定位,重点在于定位,二期、三期哪些工程必须按部就班,哪些能适当提前,千万不可一刀切,也不能放权到各市那样容易乱套,总指挥部要统筹安排,直接把任务分解下去。”
暗示或不排除的意思是动态掌握二期三期提前部分,能拖则拖,上百亿工程石应铨不可能时刻关注,即使关注也不可能过问那么细。
陈晓卫还没来得及接碴,石应铨却已跟进道:
“提到工程总指挥部,正好在这次会上就相关人选进行提名,总指挥嘛由晓卫同志担任,副总指挥拟定黄轼、姚璄两位同志,其中姚璄同志兼下设的办公室主任……”
“啊!”
还没说完便被齐唰唰的惊叹声所打断,到省委常委的级别身份,一般来说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境界,不会轻易惊叹,因此此时惊叹的含义是表达不满与反对。
黄轼是分管交通副省长,担任副总指挥意料之中;姚璄却仅仅刚提拔的省委常务副秘书长,还是章程知趣主动让位,否则他副厅到正厅这关键半步起码再等半年。
姚璄的级别、资历、专业都不够格与黄轼并驾齐驱,这种情况在论资排辈、等级森严的省府大院相当罕见。
但出自省委书记提名,勉强也能接受,毕竟姚璄是他目前为止唯一从吉中带到身边的亲信心腹,急于提携之意可以理解,况且石应铨上任后牵头并主导的第一桩百亿级工程,肯定需要安排最信任的人全程盯着。
问题在于,宋阳被置于何地?再偏袒也不能厚此薄彼,省委常委会场面上一碗水要端平!
众常委同时夸张地惊叹就因为这一点,姚璄可以提名为工程指挥部下设的办公室主任,但达不到副总指挥级别,除非委屈宋阳来兼任——之所以委屈,省委常委不应该与副省长并列的。
别以为他们如同小学生面对班主任,绝对不敢随便发言或提出批评,那是没有胜算的情况下,一旦觅到战机肯定毫不客气!
天大也不及理大,路不平,自有人铲。